**2017年5月20日 更新**分享我如何憑自己在中文科奪5星

2022-05-08 11:05发布

**2017年5月20日 更新**分享我如何憑自己在中文科奪5星

本帖最後由 LKL805080 於 17-5-20 03:00 編輯

給dse準考生的建議:分享我如何憑自己在中文科考取5*


一直都有回母校與母校老師聯絡,母校老師總會抱怨下屆同學中文成績令人堪憂,讓我回校分享自己考中文科的心得,每次我也婉拒,說與我同屆有考取5**的,老師大可以邀請他們。說實在,我也稱不上什麼專家,本來我認為考dse,七分靠打拼,三分靠運氣,委實不能很有系統地總結個什麼學習方法出來。再者,我這5*的成績是在不算頂尖那堆,只是在過往三年,自己讀中文略有心得,學得輕鬆,也沒有與其他學子般去上坊間的補習班。再加上選修文學,自然是比其他學生接觸中文要多。這5*成績,其實不符期望,原本預計是奪取雙星,最終也抱憾地奪了單星。這箇中原因,後文再談。


先簡單介紹自己,2016年考生,現就讀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。中學時副修文學 歷史和bafs,只怪自己資質有限,退修了歷史,專注於文學和bafs,兩科都是取得5。這成績,也說來慚愧,只怪自己沒有比別人用功,最終只取得這平庸成績。



為什麼我認為中文科七分靠打拼,三分靠運氣?


就以我自己為例,我中文科分卷成績很奇怪。閱讀取了4,寫作和綜合卷5**,口試只落得3。但是成績單一發,老師也覺得奇怪,第一,我在學校考試和操練past paper,閱讀卷向來是十拿九穩,最終只落得4。可能因為我應考時因時間不足漏做了四題,也可能是我的答案不夠貼切,總之就是平白失了許多分。另外一項就是口試了,當初我也是學校辯論隊其中一員,平常在學校操練時,尚算言之有理,雖然經常被老師批評氣場太強大,令人有感咄咄逼人。但應考前,老師認為我至少有5以上的成績。但奈何,我的應考題目不是我強項,再加上遇上不合適的對手,一個自己離題卻不自知,還壟斷了發言,一個就默不作聲,另外兩個,唉不說也罷。走出考場我也心知不妙,得知自己口試3時,也只能苦笑,感嘆運氣不佳。


以上是我認為屬於運氣的部份,考場緊張使自己失準,陌生的應考題目使自己手忙腳亂,還有等等我無法控制的外來因素,都有可能使自己成績變得難以預計,甚至與預計有所出入。


那麼七分靠打拼,大概就是指另外兩份卷,寫作和綜合。當時我校內老師會大致把同學分為兩類,一類是寫論說文,一類是寫抒情敘事。我當時被歸類於抒情敘事,強加操練。但是後來我自己跑去研究論說文,最後應考時也選了論說文的題目。如果是擅長抒情敘事,文筆需要細膩,平常對生活的觀察也要入微才能突圍而出。但是論說文,我認為可以準備的空間大許多,一來,我留意到dse的論說文題目都是有作文名篇可以參考的,可以透過閱讀他們的文章,借鑑他們的文章思想,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。即使同學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,也能寫出有深度的文章。


今天談到這兒,月尾有考試,要去夜讀了。大家若喜歡我的分享,可以留言互相交流。若有問題,我也會儘量解答。


**2017年4月8日 更新

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公開考試?


這是一個非常熱門的問題,老實說,學習每一門語言,都需要長時間的浸淫,所以什麼時候開始準備?當然是越早越好。在這兒我必須重申,準備公開考試不是只有操練試卷和補習。臨考前幾個月,中文科老師看重我和另一位同學,而我和她也一直有交流如何準備公開考試。她與許多學生一樣,從中四開始上名師補習班,臨考前不停操練試卷,參加坊間的模擬考試等等。我一直驚嘆於她那上補習班的毅力之餘,說實在,她在許多人眼內一直要比我勤奮,經常手捧一疊補習筆記,午膳時間也早早回到班房,埋首於補習功課。


她家境殷厚,我家可沒有那麼多閒錢讓我補習,我只補習數學一科(數學底子實在太差了,唉!)有時候同學間會跑來問我:我看你無所事事的,不像某某那般勤奮,你怎麼取高分的?我通常會回他們二字:看書。此時他們就會一副洩了氣的模樣,覺得我說的是廢話。


看書,能讓你在中文科取得5*,這不是廢話。


我不是書蟲,不會終日埋首於書本。我自中三起,便會偶爾借一些作家名篇來看,什麼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啊,魯迅的散文啊等等。我那時還小,張愛玲小說裡那種晦澀而又複雜的男女關係我不懂,魯迅的文章我也不懂。但是,我看他們的文章,學習他們的描寫。張氏文筆一向絕妙,文字優美,我學。魯迅以小見大,對周圍一些小事有很深刻的理解,我學。當你看得習慣了,潛移默化就會影響自己。哈哈,還記得中五那年,我很迷張愛玲,那年我寫的文章,老師說:一看就知道你在看張愛玲。

我不看坊間雞精書,我只看作家名篇,他們的書就是雞精。


作家的每一篇文章,大部分都取材生活經歷,其實與我們現在經歷的不盡相同,這就是為什麼在前文我提到他們的文章非常有參考價值。就算你看不懂,你也可以學。


我以張愛玲為例,她的文章一向以男女情感為主題,我情感經歷少,自然是不懂這男女之間的糾葛。但是她的描寫人物實在絕妙,我在這兒引用一段:


她不是籠子裡的鳥。籠子裡的鳥,開了籠,還會飛出來。她是繡在屏風上的鳥──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,織金雲朵裡的一隻白鳥。年深月久了,羽毛暗了,黴了,給蟲蛀了,死也還死在屏風上。


她以繡在屏風上的鳥,比喻作封建思想下的女人,從一出生到死亡那一刻,她都被社會種種思想禁錮,圍繞著丈夫子女和她的家庭,沒有自由。當時看到這一句,我就想起我母親,是的,這句話很有共鳴,這也是為什麼我很迷張愛玲。


或許你會覺得,這是張愛玲!我不是張愛玲,怎可能寫得出?你不是她,也不代表你做不到,這是不為而非不行(哈哈賣弄了!)


我在這兒寫一段,題材就不如現代學生吧。


我看到的是,是滿教室的複印機──嘴裏唸的,握筆寫的,都是千篇一律的答案。站在那角的人,口裏念念有詞,是辦公室女郎,台上那本書已翻至第一百八十二頁,第一百八十三頁正等待,她的聲音掃描。


比較起一句:學生們在課室裡受著填鴨式教育。是不是要好上許多。


作家寫的,需要長年積累的語文造詣,才能如此優美。但是不代表我們不能做到。語文,其實不難。


0条回答

一周热门 更多>